熙熙攘攘的济南街头金牛配资,华灯初上。
人们总能看到一个中年女子,吃力地推着轮椅上的男孩、牵着步履蹒跚的女孩,沿街叫卖气球。
夜色渐浓,他们还迟迟不回家。
有人好奇问起原因,女子抹抹眼泪说:“如果气球卖不掉,我的孩子明天就没饭吃了。”
好心的路人慷慨解囊,并夸赞女子是一位伟大的母亲。
女子却说:“我不是他们的妈妈,我是姑姑。”
这名女子叫古丽娜,是这对脑瘫姐弟的姑姑。
16年前,古丽娜正要和相恋8年的男友步入婚姻殿堂,突然接到弟媳因心脏病去世的噩耗。
为了照料侄子侄女,她毅然推迟婚期。
谁知,这一照料就是整整16年。
16年里,古丽娜带着孩子四处寻医,失去了婚姻,弄丢了恋人,更没有一个安稳的家。
但古丽娜从不后悔,她说:“我要尽最大的努力,一生守护姐弟俩,让他们踩着我的肩膀,去见识从未见过的繁华,体验不曾触及的高度。”
世间的感情千万种,有一种很特别的爱,叫姑姑的爱。
01
脑瘫龙凤胎的姑姑:有些爱,可以感天动地
16年前发生的一切,古丽娜到现在都记忆犹新。
那一年,她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,即将和相恋8年的男友组建小家,从小感情深厚的弟弟也迎来一对龙凤胎。
然而,患有心脏病的弟媳早产后撒手人寰,一对龙凤胎因为脑损伤,双双成了脑瘫儿。
看着痛不欲生的弟弟,被医生屡下病危通知书的侄子侄女,古丽娜决定把婚期推迟一年,去照料他们。
谁料,这一推迟,婚事就没了影踪。
多年过去,古丽娜一直没有涉足个人情感,但她不遗憾,因为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。
由于当地医疗条件有限,孩子们的康复情况很不乐观。姐姐扎达走几步就会摔跤,弟弟扎提更是数次被送进急救室。
古丽娜很着急,当得知济南有家治疗效果很好的医院后,义无反顾地带着两个孩子去寻找生机。
临行前,古丽娜的弟弟内疚得说不出话来。
带孩子就医,本该是他这个父亲的责任。但为了给孩子们治病,他常年在外奔波赚医药费,几乎不着家,什么苦活儿、脏活儿、累活儿,只要给钱他就干。
沉重的生活压力,早早压弯了他的脊梁,熬白了头发,让这个中年汉子看起来很苍老。
他不敢想象,要是没有姐姐的帮助,自己和孩子们还能撑多久。
现实很残酷,困难远比想象的多。
租好房子,交完康复费用,姑侄三人口袋里没有一毛钱了。
古丽娜只好四处找活干,早晨在早餐店打工,下午去包饺子,晚上在路边卖气球。
她忙得像个陀螺,从不肯停下。因为只要赚够四五百块钱,就能买一次康复课,姐弟俩中的一个人就能得到一次治疗。
但人终究不是铁打的。
一次,古丽娜劳累过度导致腰疼发作,躺在床上动不了了。
而冰箱里连一片菜叶子都没有,两个孩子饿得只能喝水。
古丽娜想给远在老家的弟弟打电话求助,但一想到弟弟为给孩子治病还欠着好几家的外债,便忍住了。
她试着拨通一个老主顾的电话,问她:“阿姨,今天还包饺子吗?”
得到回复后,她爬起来一步一步挪到主顾家,忍着腰疼包了2个小时的饺子。
拿着赚到的30块钱,古丽娜的眼泪唰唰地往下掉,孩子们终于有钱吃饭了。
有人看到古丽娜过得这么苦,问她为什么不放弃,去追求自己的幸福?
古丽娜说:“我是真的从心里爱他们,我离不开自己的孩子。”
朝夕相处16年,古丽娜已经把侄子侄女当成自己的儿女。
为了帮侄女扎达行走,古丽娜到处借钱,前后为她安排了4场手术。侄子扎提情况比较严重,古丽娜也没有放弃,细心地为他清洗,防止褥疮,抱着他做复健、教他说话。
古丽娜时常因为一个人照顾两个孩子,忙得一整天都吃不上一口饭。
但不论怎么将就自己金牛配资,她从不亏待孩子们,每一年的生日,孩子们一定有蛋糕和新衣服。
而在侄子侄女在心里,那一声叫了16年的“姑姑”,早赋予了“妈妈”的深情。
“她不是姑姑,是妈妈,是给我第二次生命的妈妈!”姐姐扎达的口齿虽不清晰,却一字一句掷地有声。
弟弟扎提不能说话,但当姑姑因巨大压力而哭泣时,他总会拼尽全力抬起颤颤巍巍的手,去触碰姑姑的肩膀表达安慰。
在古丽娜的努力奔走和社会各界的帮扶下,侄女扎达的康复情况良好,已经能摇摇摆摆地走上一段路了。
她会主动减轻姑姑的负担,帮她卖气球,给弟弟喂饭、洗脸,没钱做康复的时候,她就是弟弟的康复老师。
扎达还告诉姑姑,自己有个梦想,将来好好读书,找一份好工作,给姑姑买一个大房子。
古丽娜听后露出欣慰的笑容,心中默默念道:“有姑姑在,避风港就在。姑姑会永远爱你们,尽我最大的努力让你们越来越好,大胆去追梦吧!”
02
90后最美姑姑:不是妈妈,却给足了妈妈的爱
“今天是我13周岁的生日,谢谢叔叔姨姨们,要是没有你们的托举,我可能过不了这个生日。”
视频里,一个小脸肿胀、手臂上满是淤痕的小女孩正向帮助她的网友们道谢。
她叫菲菲,在2021年8月,被确诊患有急性髓系白血病M5型。
在无数次与死神交手中,菲菲早已学会对一切充满感恩,而她心里还有一个最感激的人,那就是姑姑廖艺。
菲菲记得很清楚,自己因狂流鼻血被送进病房时,问过姑姑:“我病了,为什么妈妈不来看我?”
廖艺眼角发红,不知该如何回答。
自打菲菲的父母离异,妈妈就消失了。哪怕菲菲患了重病,妈妈也不曾来探望,更拒绝为女儿捐献骨髓。
而菲菲爸爸,在失婚与女儿患病的双重打击之下,整个人都傻了。
眼看着菲菲的病耽误不起,廖艺主动扛起压力,倾尽家产也要救侄女。
她让哥哥在老家打工赚钱,自己辞掉工作,卖掉刚买的新车,拿出辛苦积攒的嫁妆钱,带着菲菲北上求医。
曾经的廖艺,是个服装平面模特,青春靓丽,热爱画画,喜欢户外运动,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期许:28岁之前,有房子、有车子、有爱人。
但当生活中出现比这些更重要的事情时,她毅然给自己的生活按下暂停键,去给菲菲的人生作陪跑。
她拍着胸脯对菲菲说:“以后有什么事儿,都来找姑姑。”
第一次骨穿,剧痛让菲菲痛不欲生,菲菲一声一声地呼唤着“姑姑”。
第一次化疗,廖艺帮菲菲剃光了头发,在菲菲身后哭得泣不成声。
第一次喝苦药,廖艺用桃园兄弟结义的故事,哄着小姑娘一口干掉。
50厘米宽的陪护椅是廖艺的阵地,24小时密不可分的姑侄,成了最亲密的战友。
治疗的过程漫长而痛苦。当菲菲想要放弃时,廖艺总能第一时间察觉到菲菲的小情绪,及时鼓励安慰她。
现在的菲菲,仍在升级打怪中。她已经懂得,用乐观面对每一次突如其来的病痛。
见过菲菲的人,无一不被她的乐观和幽默所打动。
菲菲很庆幸,从前的自己因父母离异而内向自卑,是像小太阳一样的姑姑,点燃救赎了自己。
前段时间,白血病移植后遗症导致菲菲双目病变,术后厚厚的纱布让她目不能视。
姑姑心疼菲菲受尽苦难,故作轻松地调侃她成了咸蛋超人。
菲菲则故意逼着姑姑给自己大念咒语:“菲菲公主,请恢复健康!”
欢声笑语中,网友心疼地留言说:“艺艺公主,辛苦你了。”
廖艺回了两个字:“值得。”
廖艺曾用这样一段话来形容和菲菲的5年相处:“她花光了我所有的钱,耗尽我的精气神,拔掉我个性的尖锐,磨平了我对外的棱角,我却还要爱她!”
要问为什么?
廖艺回答:“这就是,为人父母。”
因为深爱,廖艺把责任和负担,变成了自愿的绑定;因为深爱,不是妈妈的她,甘心走进妈妈的角色,用5年青春换孩子的一生顺遂。
有网友说感慨,菲菲这辈子很苦,是来渡劫的,但也很幸运,遇到了她的守护天使姑姑。
菲菲很知足,她那句睡梦中的呓语,是对姑姑最大的感恩。
“姑姑,谢谢你!有你真好!”
03
现实版“德华”姑姑:家有一姑,如有一妈
在外人看来,杨梅大概拿了世间最差的剧本。
父母都是残障人士,一个智力3岁,一个智力8岁。从降生的一刻起,她就没有感受过一天父母的疼爱。
杨梅却说,自己很幸福,那些缺失的爱,她都在姑姑身上百倍千倍地得到了。
杨梅出生那年,姑姑杨万英只有十多岁。
每天放学回家,杨万英总会听到隔壁传来小杨梅可怜巴巴的哭声。
杨万英心疼极了,但她也没法责怪哥嫂,他们两个残疾人照料自己都成问题,更别提养育婴儿了。
于是,还是个半大的孩子的杨万英把小杨梅抱了过来,给她喂饭、换尿布,陪着她一点点长大。
再后来,杨梅的二伯母丢下两个孩子一走了之,二伯在外打工没法回家。杨万英直接成了3个侄子侄女的姑姑和妈妈。
时光如梭,一转眼就到了成家立业的年纪。
别人给杨万英介绍对象,她总是拒绝,怕自己成了家,孩子们就无人照料。
一直等到3个孩子长大成人,临近30岁的她,才考虑终身大事。
虽然远嫁山东,但杨万英一刻也没减少对杨梅的关爱。
杨梅要高考了,她挺着6个月的孕肚回到老家陪考;杨梅因为高昂的学费不想读书,她二话不说塞来一笔钱;杨梅读大学了,她干脆搬到侄女的城市,一边打工一边照料。
直到杨梅毕业找到工作,杨万英才回去过自己的日子。
可没过几年,杨万英得知杨梅为了脑梗的母亲辞职回家,她又连夜赶到侄女身边,帮她照料哥嫂。
“放着自己的家不管,一个劲儿往娘家跑,婆家人没意见吗?”邻居的指指点点,让杨梅充满了愧疚:“姑姑,对不起,我拖累了你25年!”
杨万英笑笑不在意。
杨梅心里很暖,她知道自己有个好姑姑,更有一个好姑父。
她一辈子都忘不掉去大学报到的那一天。
宿舍楼下,姑父驼着背扛起笨重的行李箱,一口气爬到了5楼,又满头大汗地帮她铺床、叠被。
杨梅在那一刻突然发觉,自己求而不得的父爱,原来一直都在身边。
姑父和姑姑一样,话不多,却把关爱渗透到生活中的一点一滴。
杨梅的被子里,藏着一卷1000块零用钱,是姑父省吃俭用攒下,偷偷塞进去的。
姑姑能毫无顾虑地放下家里9岁的儿子,为杨梅东奔西走,是姑父在背后默默支持。
为了不影响杨梅未来的婚姻和生活,姑姑还打算为哥嫂养老送终,姑父一句反对的话都没有,反而举双手赞成。
“这份爱,我是没有办法回报的!”杨梅选择来到《谢谢你来了》的舞台,向全国观众介绍这位用青春陪伴自己的好姑姑,她值得千万个赞。
她更是当着众人的面给姑姑和姑父鞠躬,表达感恩。
曾经杨梅觉得自己很可怜,被弃如杂草,但自从有了姑姑,她又觉得很幸福,有人视她如珍宝!
现如今,杨梅一边看护父母,一边寻找谋生的方法。
无论前路多少坎坷,杨梅不再惧怕,只因姑姑给的底气和幸福,足以支撑她面对莫测的未来。
而杨梅也要求自己,尽快变得更优秀、更强大,早日为姑姑遮风挡雨。
很喜欢这样一句话:父母的爱是本能,可姑姑的爱是选择,她用半生光阴证明,血缘不是爱的唯一注解。
生育不是恩情,托举和兜底才是。
真正对孩子有恩的人,是那个用肩膀扛起了孩子整个天空,在成长过程中支持他、帮助他的人。
姑姑,没有给予生命,却用无条件的爱诠释了“家”的深刻含义!
资料来源:
1.《谢谢你来了》
2.《幸福来敲门》
3.《越战越勇》
4. @抗白的菲菲 @何车 @一颗亲情树 @梁文泊【尘世间】@非洲十年
冠达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